我爱我家——德阳市交通管控措施实践调研

2021-02-14

     

可能除了我们自己,没有其他人会对我们家乡的交通情况进行较为深入地调研。


      本专题以本科生课程《交通管理与控制》报告的形式,摘取关键内容,介绍各位同学所在家乡的交通管控实践情况。一方面,方便学生了解交通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认识自己的家乡。




01

德阳市交通基本情况


1.1 交通概况

四川德阳市地处成德绵腹心,区位优势突出,宝成铁路、成绵高速公路、广黄公路、德绵、德什、德中公路贯穿全境。轻轨铁路、德茂公路、成德大道等的修建使全区交通不断上档升级,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2019年境内公路总里程868.3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868.31公里。高速公路里程27.0公里;公路客运周转量7.64亿人公里,货运周转量37.91亿吨公里;年末营运车辆数达到0.80万辆。

本次调查区域为主城区旌阳区,据19年统计数据,常住人口约76万人,机动车保有量约为16万(其中小汽车13万),区域面积为648平方公里。



图 1-1   德阳市及旌阳区所在地理位置


1.2 德阳市交通体制


依据德阳市人民政府官网信息,现德阳市的交通体制主要是由市政府下辖管理的德阳市交通局为主体,其余各县级市、区下辖市、区交通局为辅。


图 1-2 德阳市及旌阳区政府机构


1.3 德阳市交通拥堵情况

依照上篇北京市交通状态提取的方法,提取了德阳市2020年12月七个早间、晚间高峰时段的交通态势数据,其中,早间数据采集时段位于8:00-8:30,晚间数据时段位于17:30-18:00区间。

   1. 德阳市早间拥堵路段及原因

综合来看,德阳早间拥堵情况并不严重,在调查的几日数据中,拥堵情况仅出现在东山北巷及泰山南路的交叉口,其余情况多为各进城方向道路有小段轻微拥堵,且由于分布分散,可以将其看作是随机性的结果,属于正常现象。

图 1-3 早间主要拥堵区域

   2. 德阳市晚间拥堵路段及原因

在所调查的几日晚间数据中,拥堵情况多出现于长江西路与华山北路交叉口附近,华山北路与泰山北路(G108)交叉口附近。

其中,华山北路为贯穿德阳市区中心的重要道路,在下班通勤时间里车流量较大,易造成沿线拥堵。

长江西路临近文庙广场,洋洋百货等几个商圈,在东段又临近政府单位和居民小区,因此,在工作日车流量较大,易出现拥堵。

当华山北路车流量较大时,存在车辆进入泰山北路的情况,导致在两路衔接处易发生拥堵。


图 1-4 晚间主要拥堵区域


02

德阳市交通管理法规与标志标线


2.1 德阳市交通管理法规

通过查找网上资料,在交通管理法规方面,德阳市执行的有全国性交通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地方性的交通管理依据法规:

《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德阳市城市管理条例》,

《德阳市旌阳区农村公路建管养运管理办法(试行)》,

《德阳市旌阳区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考核办法》等。

2.2 道路标志标线

(1)道路交通标志:指用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信息,用于管理交通、保障安全的设施。包括:

① 警告标志:警告车辆和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

② 禁令标志: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

③ 指示标志: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

④ 指路标志:传递道路方向、地点、距离的标志。

⑤ 旅游区标志:提供旅游景点方向、距离的标志。

⑥ 道路施工安全标志:通告道路施工区通行的标志。

⑦ 辅助标志:附设于主标志下起辅助说明使用的标志。

(2)道路交通标线:指在道路的路面上用线条、箭头、文字、立面标记、突起路标和轮廓标等向交通参与者传递引导、限制、警告等交通信息的标识。其作用是管制和引导交通,可以与标志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包括:

① 指示标线:指示车行道、行车方向、路面边缘、人行道等设施的标线。

② 禁止标线:告示道路交通的遵行、禁止、限制等特殊规定,车辆驾驶人员及行人需要严格遵守的标线。

③ 警告标线:促使车辆驾驶人员及行人了解道路上的特殊情况,提高警觉,准备防范应变措施的标线。


图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标志标线

2.3 德阳市禁令标志示例

该部分在德阳市路网中选取了5个交叉口,标出禁令标志的位置、形式等。

2.3.1 青衣江西路与泰山北路

青衣江西路为前往火车站要道,泰山北路属于G108的部分,进出城方向车辆较多。因此,该交叉口交通量较大,设置了全路段禁止停车标志以保障道路的正常通行。在路口设置了左转待转区,以减少火车站方向的车辆滞留。


图 2-2 青衣江西路与泰山北路交叉口地图位置及禁令标志

   2.3.2 长江西路与凉山路

该交叉口位于德阳市老城区的中心位置,周围有几大商业中心与居民区,交通量全天较大,因此在该交叉口各出入口都设立了禁止停车和禁止鸣笛的标志。


图 2-3 长江西路与凉山路交叉口地图位置及禁令标志

   2.3.3 泰山北路与黄河西路

该交叉口处于中心区范围,为了不影响市容和通行效率,在黄河西路设置了禁止拖拉机和货车通行的标志。


图 2-4 泰山北路与黄河西路交叉口地图位置及禁令标志


图 2-5 泰山北路与黄河西路交叉口街景

   2.3.4 华山北路与G108

该交叉口不规则、行驶条件比较复杂且涉及立交,行人较多,因此设置了全时段禁止左转的标志,还设置了导流线以达到交通管制的作用。


图 2-6 华山北路与G108交叉口地图位置及禁令标志

   2.3.5 华山南路与汉江路

该交叉口位于东方电气厂旁,且周围有较多物流中心,各大重工业厂等,涉及较多大型车辆出行。因此在进城方向禁止黄标车、重中型货车通行。全段禁止停车保证通行安全和效率。

图 2-7 华山南路与汉江路交叉口地图位置及禁令标志


03

公交系统(都市)建设


3.1 公交都市指标及德阳公交情况

(1)我国“公交都市”建设主要指标

据《公交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有轨道交通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45%以上,没有轨道交通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40%以上;

城市建成区公交线网密度3公里/平方公里以上;

城市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实现主城区500米上车、5分钟换乘;

新能源城市公共交通车辆比例达到5%以上;

城市公共交通的乘客测评满意度达到80%以上;

公共汽电车交通责任事故年均死亡率控制在4.5人/万标台以内等。

(2)德阳市公交

四川省的公交都市建设创建城市为成都市、泸州市、自贡市、眉山市。德阳市并不在名单建设之内。

3.2 德阳公交规划

(1)快速公交

①   线网空间结构:“一环一横两纵”。

②   规模:总长76.7km,密度为0.64公里/万人。

③   制式:推荐BRT作为轨网的过渡或备选(替代)方案。


(2)常规公交

根据城市公交线路客流特征和公交出行服务水平调查、德阳市的城市空间布局、发展规模及实际公交发展状况,将城市公交线路划分为公交快线、公交干线、公交支线、公交微循环线路四个等级。


(3)公交运力

通过与基于公共交通需求的预测的数据比较,综合确定德阳的公交运力规模如下:

2020年,德阳市公共汽车按10标台/万人配置,共需公共汽车900标台;

2030年,德阳市公共汽车按12标台/万人配置,共需公共汽车1440标台。

3.3 德阳客运枢纽及场站布局规划

以德阳城南城北综合客运枢纽站为核心,以县(市、区)公路客运场站为主,以乡镇客运场站为补充,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规模适宜、与城乡客运线网系统相匹配的站场体系。

   3.3.1 客运枢纽

(1)一级综合换乘枢纽2个

主要服务于区域和市域的客流集散和转换,是内外交通转换的主要节点,是多种交通方式相互衔接所形成的大型客流集散换乘点,具备综合协调的铁路、轨道交通、常规公共交通枢纽、对外客运功能。

① 布局:规划德阳的一级综合换乘枢纽共有2个,德阳站和德阳南站。

② 功能:集城际高铁、地铁、客运站、公交枢纽、停车场等功能。

③ 规模:汽车客运站占地规模按照3-5ha预留控制,铁路客运用地面积依据客运量进行核定。

(2)二级综合换乘枢纽3个

① 布局:规划德阳的二级综合换乘枢纽共有3个,汽车客运东站、汽车客运西站、汽车客运南站。

② 功能:以城区旅客的集疏散功能为主,注重与公共交通衔接,主要服务于省、市域内部客流。

③ 规模:汽车客运站占地规模按照2-3ha预留控制。

   3.3.2 公共交通场站

中心城区规划一级综合公交枢纽2处,二级综合公交枢纽3处,客运枢纽均设置公共交通首末站,总的用地规模为12.28公顷。

一级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站:2个,为德阳站公交枢纽站和德阳南站公交枢纽站;

二级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站:3个,为汽车南站公交枢纽站、汽车西站公交枢纽站(新增)和汽车东站公交枢纽站(新增)。

首末站:本次规划共规划公交首末站29个,在已有总体规划和控规的2个公交首末站的基础上,本次新增27个公交首末站。规划公交首末站总的占地面积约为13.8公顷,公交枢纽站+公交首末站,总用地面积为14.2公顷。[1]

3.3 德阳MaaS情况

德阳市是一座普通的三线城市,其交通出行方式较为传统,公共交通方式主要还是公交汽车和共享单车,相较于私家车出行竞争力并不大,因此并没有建立MaaS平台。

MaaS平台在国内的推行也是困难重重。依照当前我国国情,MaaS的推行不光是德阳市,大多数城市都并没有能力推行打造MaaS平台的能力。但是这并不是说现在没有MaaS使用的场景。

个人认为现在的很多地图APP除了为点到点间的导航提供不同的公交方式、驾驶路线外,都有内置的打车功能和乘车码,能够看到地图合作的共享单车位置。这一点在德阳市这样交通方式传统的城市就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MaaS一体化的部分特征。

除此之外,成德眉资四市公共交通[2]是可以通过天府通成德眉资系列卡实现地铁、公交共通的,也在一定程度和MaaS上在平台层面有相似之处。


04

平面交叉口管理


4.1 平面交叉口分类

4.1.1 按交通组织分类

1. 平A类:信号交叉控制

平A1类:交通信号控制,进出口道展宽交叉口;

平A2类:交通信号控制,进出口道不展宽交叉口;

2. 平B类:无信号控制交叉口

平B1类:支路只准右转通行的交叉口;

平B2类:减速让行或停车让行标志管制交叉口;

平B3类:全无管制交叉口;

   3. 平C类:环形交叉口。

4.1.2 按几何形状分类

平面交叉口按照几何形状分类通常有T形、Y 形、十字形、X形、错位、环形等形式。

4.2 德阳市全无交通管制交叉口示例

该交叉口为洛河路与天山路交叉口。全无管制交叉口,通常各进口道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重要地位,且流量小,故不采取任何管控措施。没有明确的停止线,在车辆到达交叉口时,驾驶人将在距离冲突点一定距离处就做出决策,或减速让行,或直接通过。


图 4-1 洛河路与天山路交叉口

4.3 德阳市信号(灯)控制交叉口

在调研中,德阳市在大部分交通量较大的地方都采用了信号(灯)控制交叉口的形式。下图为由信号灯控制的庐山路与黄河路交叉口。


图 4-2 黄河路与庐山路交叉口

4.4 德阳市环形交叉口

德阳市目前没有环形交叉口,以前在华山北路与G108交叉口附近设立过皇冠灯环形交叉口,后由于城市发展原因和安全考虑于2010年将皇冠灯拆除,改在此处设立立体高架。


05

行车管理


5.1 德阳市单向交通路段

依据网络查找资料,这些道路实行单向交通[3]

东山南、北巷(限长江路往绵远街、光华巷方向行驶)

昆山街市一小路段(限长江路往绵远街方向行驶)

峨眉山路五中路段(20:40——21:20限南北向单向行驶(寒暑假除外))

5.2 德阳市禁行管理

德阳市的禁行管理[4]主要是针对特殊车辆类型进城和绕城的道路划分了禁行区域和禁行时间。

(1) 禁行区域范围

微型、轻型货运车辆(蓝牌):禁行区域为德阳市区一环路以内区域(北至青衣江路、南至嘉陵江路、西至西一环路、东至东一环路)。

大中型载货汽车(黄牌)及拖拉机、农用低速载货汽车、黄标车:禁行区域为青衣江路——西一环路——长江西路延长线——西二环路——金沙江路——庐山南路——东一环路环线以内区域。

过往货车需从市区绕城线路通行。

(2)禁行货车类别及禁行时间

禁行货车类别I:微型、轻型货运车辆(蓝牌);禁行时间:7:00-22:00;

禁行货车类别II:大中型载货汽车(黄牌)及拖拉机、农用低速载货汽车、黄标车;禁行时间:全天24小时;

(3)允许通行货车

核载0.6吨(含)以下的货运车辆;

核载1吨(含)以下的箱式货运车辆;

新能源货运车辆;

军警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消防、环卫、执法、市政、园林、路灯、邮政等城市公共服务部门的特种专业车辆。

(4)办证通行

原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微型、轻型货运车辆(蓝牌)《临时通行证》继续有效,大中型货运车辆(黄牌)需重新核发。确因工程建设、生产生活必需的货物运输车辆需在禁行时段进入市区禁行区域内通行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核定办理通行证后通行。


06

步行及停车管理


6.1 德阳市步行管理概况

经调查,德阳市的人行横道均采用斑马线式,且在大多数交叉口均有设置。

在人行过街的附属设施上,德阳市旌阳区内目前设置有17座人行天桥设施市区,分别位于市医院、二医院、泰山北路东电小学、汉江路东汽宿舍、东桥市场、沃尔玛、二中初中部、东湖山公园、岷山路小学、凉山路与岷江路交会处、黄河西路德阳中学、龙泉山路逸夫小学、长江西路西山巷、庐山南路妇幼保健院、泰山南路工程学院、城南小学路口、玉泉菜市场等路口。[5]

从选址看,学校、医院、农贸市场附近的天桥占据一半,目的是为了在人流密集地段实现人车分流,提高通行效率,同时注重保障学生过街安全。


图 6-1 东电小学旁天桥

除此之外,在部分人流密集、交通复杂的地段设置了人行地道以方便人车分流,保证行人安全。

6.2 德阳市停车管理

根据百度地图,旌阳区辖区内供公众开放的停车场数量有118个。在主要的商业中心,物流中心,交通枢纽旁均有集散的停车设施。

图 6-2 旌阳区停车场分布

目前德阳市依旧存在停车难的问题。针对此现象,德阳市的解决方案大致如下[6]


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学规划,积极拓展城市空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合理规划建设停车场,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资源,优化停车场布局,缓解城市道路拥堵难题。

(二)坚持政府主导,鼓励多元化投资。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多渠道拓宽融资方式,以科学的规划、优惠的政策,引导建立由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投资构成的多元化投资体制。

(三)坚持分步实施,增强信息化能力。立足于停车场建设实际,从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分步实施,全面推进,充分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提升停车场管理智能化水平。


工作目标:

力争到2020年,实现市区(建成区)停车场建设基本完善,与道路容量协调、规模适宜、布局完善、结构合理的停车供应体系基本建成。到2022年,实现停车管理智能化系统全面运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智能化收费系统和停车智能引导服务系统逐步完善,交通拥堵、停车难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主要任务:

(一)加快停车场建设

1. 合理规划建设停车场。按照“先室内(地下),再室外(地上)”的原则,利用老城区零星闲置土地以及旧城改造过程中的空闲土地规划建设一批公共停车场,同时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利用大型建筑物屋顶设置停车场,向上拓展停车空间。在新城建设中,提前规划,留足停车场建设空间。(牵头单位:市城乡规划局,责任单位:市国土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建投集团)

2. 加快推进智能立体停车场建设。在城市中心地区选取有代表性区域进行试点,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先行建设一批智能立体停车场,及时总结经验,以点带面,逐步在市区范围内推广。同时,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引导民营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智能立体停车场的建设、经营和管理。(牵头单位:市建投集团,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住建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城管执法局)

3. 科学设置占道停车场(点)。在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居住小区及商业集中区的三个不同等级区域,根据停车需求、交通状况等现状,合理规划设置机动车占道停车场(点)。在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的城市主干道以外区域,根据道路交通环境和条件规划设置限时、限区域夜间临时停车泊位。在城市重点景区周边、旌湖两岸等区域合理设置生态停车场。(牵头单位:市公安局,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建投集团)

4. 推行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建设。在城市主要干道推行停车诱导系统建设,并协同移动终端互联网停车应用的开发与推广(手机APP),实现信息共享,方便市民出行前进行停车查询、预订车位。加快推进停车系统和自动识别车牌系统等停车静态管理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完善自动计费支付功能,提升静态停车规范化管理水平。(牵头单位:市城管执法局,责任单位:市建投集团)

(二)加大停车场管理力度

1. 盘活现有停车资源。对购买地下车位的业主提供办证等相关业务支持,并鼓励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对地下停车位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售价或改用租赁方式提供。加大对擅自改变规划用途的地下停车场查处力度,依法督促其尽快恢复地下停车场对外服务功能,并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将自建自管的路面停车场用于提供公共化服务。鼓励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停车场错时对外开放,利用非工作时间和节假日提供公共服务,同时探索利用小区闲置地下停车场,打造自助式公共停车场所。(牵头单位:市住建局,责任单位:市城乡规划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建投集团)

2. 完善停车收费政策。按照“路内高于路外、地面高于地下、拥堵时段高于空闲时段”的原则,对具有自然垄断经营和公益性特征的停车设施服务收费政策进行完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停车服务收费的监管力度。(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级有关部门)

3. 推进城市慢行系统建设。选择在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地段、人流量较大的商业区、公共服务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校园、居民集中区、提档升级改造后的主次干道等地,适量投放“共享单车”,并划定区域规范各类非机动车停放。(牵头单位:市城管执法局,责任单位:市级有关部门)


07

智能交通管理


智能交通管理可以在当前德阳市城市道路里程、机动车及驾驶人逐年猛增,市区人、车、路矛盾日益突出,道路通行效率较低,高峰期拥堵加剧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智能化的手段改善交通状况。

德阳市在2017年投资1.7亿打造城市智能交通建设项目。其定位是:立足公安交通管理,面向公众出行需求,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技术,以专享云形式实现与市级部门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保障城市交通安全、有秩、畅通运行。

德阳市的信息化系统包括区域协调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停车诱导,交通辅助设备情况等。

项目内容包括[7]

(1)对项目建设范围内223个交通信号控制交叉口的信号机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区域协调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同时完善信号交叉口交通信号灯倒计时装置、红绿灯灯具以及通信、供电管线。

(2)在城市主要道路的交叉口、重要路段、单行道、禁停区以及城市一般道路、连接各市(县)的重要干道交叉口、路段设置多功能电子警察系统,路口布设615个点位、路段布设112个点位。

(3)在德阳市进出城主要通道设置高清电子卡口,改造现有30个点位、新增44个点位高清电子卡口。

(4)对德阳市区主要道路交叉口、重点路段、国省道布设视频监控,共布设797套。

(5)在主要交叉口、重要路段设置视频检测器,共570套,结合其它交通信息采集源提供的流量数据,自动生成符合相关要求的各类交通流量数据。

(6)交通信息综合服务系统主要包括全媒体信息发布子系统、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子系统以及集交通安全宣传、交通诱导、停车诱导、违法曝光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交通诱导系统和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等,共布设45套交通综合信息发布板,改造10套环境信息显示屏。

(7)建设德阳市城市智能交通综合集成管控平台,具备交通信息存储、处理、发布、应用及联动指挥控制等功能,作为德阳市智能交通系统外场设施的支撑平台及数据共享交互平台。

(8)整个智能交通统一考虑设置完备、统一的通信系统,通信链路采用独立的专线光纤(裸纤)进行组网,与互联网完全隔离,确保专网数据传输安全,中心交换设备接入综合交通指挥管控中心。



本文作者:合肥工业大学交通工程专业2018级本科生 RMX


END


参考文献


[1]《德阳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7-2030)》https://www.sohu.com/a/255437525_100261808

[2] 《成、德、眉、资公共交通一卡通刷》http://jtj.deyang.gov.cn/zwdt/jtyw/1047386.htm

[3] 《德阳18套高清电子警察即将上岗》https://sichuan.scol.com.cn/dyxw/201612/55779437.html

[4] 《9月起!德阳市区这几类车禁行区域有调整》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893824

[5] 德阳市人民政府官网-《市区将建第四批人行天桥 选址城南小学路口、玉泉菜市场》http://www.deyang.gov.cn/xwdt/dydt/35627.htm

[6] 《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德阳市公共停车场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http://www.deyang.gov.cn/gk/zcfg/zfwj/fzfbh/889633.htm

[7] 《德阳市投入1.7亿元打造城市智能交通建设项目》http://dy.newssc.org/system/20171228/002337043.html




阅读84
分享
写评论...